清明時節(jié),有幸前往紅二方面軍長征紀念館進行了學習,瞻仰了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(fā)地紀念碑,那些刻在青石碑上的名字,是最悲涼過往,也是最雄壯的力量,更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傳承的精神力量。
在那個戰(zhàn)火連天、硝煙彌漫的時代,他們始終堅定著帶領中國人民走向自由和富強信念,用一個個血肉之軀頂住了敵人的炮火,用堅強的意志抵擋了敵人的誘惑,帶領著中國人民推翻了壓在身上的“三座大山”,奪取了革命勝利。可以說,如果沒有先烈們的不畏犧牲、頑強奮戰(zhàn),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,更不會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。
緬懷,從來都不是沉浸在悲痛中,而是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信心和勇氣。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,沒有經歷過戰(zhàn)爭的殘酷,更沒有體會過面對生與死時的決絕選擇。通過緬懷先烈,去學習、去重溫那段歷史,跨越時空去感受他們義無反顧、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。我們要時刻謹記,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,那是先烈們用青春、熱血和生命換來的!要時刻謹記那段沉痛的斗爭史,學史愛國、學史增信,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,不斷增強“四個意識”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堅決做到“兩個維護”。
未來,永遠屬于奮斗者。當今來之不易幸福生活,是老一輩革命人用鮮血換來的;而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,則需要我們去奮斗。每一位共產黨人都應該銘記歷史、立足當下、心懷未來,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。于我而言,就是盡職盡責做好崗位工作,全心全意服務職工群眾,以奮斗的姿態(tài)立足于新時代。
評論